什麼是高端美食?餐飲界力圖從米其林的Fine dining桎梏中掙脫。

提到知名的國際餐飲評鑑,大家可能會想到米其林指南,超過100年的歷史,讓米其林成為餐飲評鑑的老權威,但固守「Fine Dining」價值的作法,讓百年來不斷演變的餐飲業愈來愈不耐。


英國知名媒體Bighospitality一篇「是時候放棄米其林思維方式了嗎?」報導,詳細探討米其林思維對餐飲業的傷害。這篇文章指出,米其林不知變通固守「Fine dining」標準,長久以來引起許多廚師和餐廳不滿,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去年(2020年)因法國料理「教皇」博古斯(Paul Bocuse)過世,米其林竟把歷史悠久的L'Auberge du Pont de Collonges餐廳從3星降為2星,此舉引起全球美食家憤怒與不滿,知名美食評論家PéricoLégasse更以愚蠢荒謬、信譽盡失等字眼形容;無獨有偶,前年韓國首爾義大利餐廳Ristorante Eo主廚Eo Yun-gwon認為,在米其林主觀、不透明的評鑑下獲星是一種污辱,他甚至決定向米其林提告,種種爭議一再發生,表示大家對米其林不一的標準感到懷疑。

要讓餐飲業從食古不化的老派評鑑霸權中掙脫桎梏,需要更多元的評鑑價值。近期崛起的新飲食評鑑「全球50最佳餐廳」在設定遊戲規則時,就把關鍵放在公開自由的評鑑機制,以及多元的餐飲標準。相對於米其林崇拜「Fine dining」標準,這類新世代的餐飲評鑑,大多更重視創意與本土性,這樣的做法,讓歐陸以外的餐飲業,尤其是與法式「Fine dining」標準完全不同的亞洲傳統飲食餐廳,有機會在全球高端餐飲市場,受到相對公平的關注。

以日前公布的2021年「亞洲50最佳餐廳」台灣得獎餐廳名單為例,RAW、Mume、祥雲龍吟等台灣知名餐廳都有入榜,這些融合「Fine dining」標準的時尚餐廳,也同時是米其林常客。然而,在「亞洲50最佳餐廳」榜單中,還有更多寫下不俗成績的亞洲餐廳,他們因為不符合「Fine dining」標準,你很難在米其林榜單中看到他們。

隱身於傳統市場巷弄之間 用創意賦予越南菜新風貌
首先看看獲得2021年「亞洲50最佳餐廳」第39名的時尚越菜餐廳Anan Saigon,如果用米其林標準來看,光是餐廳位置可能就不符資格,Anan Saigon位於胡志明市摩天大樓-Bitexco金融塔旁的傳統菜市場裡,雖然隱身在難以尋覓的巷弄之間,也象徵美籍越南裔主廚Peter Cuong Franklin對手藝有自信。



Anan Saigon最有名的招牌菜Banh Xeo Tacos,靈感源自常見的平民美食Tacos(就好比台灣的魯肉飯),將玉米餅炸得黃金酥脆,裡頭包有蝦、香料與豬肉末等內餡,飽滿多汁的口感,無論當成主食或開胃配啤酒都適合,且折合台幣只要170元,與動輒千把塊的米其林美食相去甚遠,樸素的擺盤稱不上精緻,完全無法與「Fine dining」產生連結,卻給人難以忘懷的好滋味;事實上,Anan Saigon許多創意餐點皆融合東西方元素,無論料理方式或獨特口味,把傳統越南菜帶到全新高度,怪不得能獲得「亞洲50最餐廳」評審團青睞。

令老饕驚豔的概念菜單 專程搭機來就為吃一頓
另一家從未得過米其林獎、卻已在全球紅透天的是俄羅斯雙胞胎花園餐廳(Twins Garden),於2017年11月開始營業,隨即在2018年「世界50最佳餐廳」嶄露頭角,2019年甚至攻進「世界50最佳餐廳」第19名,儼然已成為當今莫斯科最高人氣的餐廳,主廚兼老闆雙胞胎型男兄弟檔:Ivan與Sergey Berezutsky,為了能運用在地特產研發新菜色,兩人甚至砸重本買下莫斯科近郊50公頃大的農場,種植了許多蔬菜水果、甚至還放養雞牛羊;不僅如此,雙胞胎花園餐廳一大特色為「概念菜單」,讓消費者以平實的價格,就能品嚐具前瞻性的概念餐飲,其中最著名的首創自家釀製的蔬菜酒,推出後便讓許多老饕為之驚豔。不僅如此,兩兄弟也非常懂得網路行銷,加上頻繁舉辦跨國餐會,透過各種曝光提高餐廳知名度,在獲得「世界50最佳餐廳」後,掀起一股潮流飲食風潮,甚至有人為了吃一頓餐,專程搭飛機來莫斯科。

俄羅斯的白兔餐廳(White Rabbit)也是類似情形,已連續多年獲得「全球50大餐廳」肯定,主廚為40歲不到的Vladimir Mukhin,年紀輕輕餐飲事業版圖已遍布全球多國,旗下紅狐餐廳(Restaurant Red Fox)當時選在冬季奧林匹克開幕之前開幕,引起當時政商、體育界高度關注,當然吸引媒體爭相報導,白兔餐廳的招牌餐點同樣結合在地食材,加上店內座位擁有絕美觀景,能將美麗的莫斯科夜景盡收眼底,開幕至今每天依舊高朋滿座,至少要提前一個月才能預約到,甚至在知名旅遊評論網站Tripadvisor,許多網友都以「米其林星級餐廳」介紹,有沒有獲得米其林頭銜,對他們來說似乎已不那麼重要。


▲ 圖說:俄羅斯的白兔餐廳(White Rabbit)在連續多年獲得「全球50大餐廳」肯定後,在老饕心中,已經超越米其林美食標準。

平價美食也能進榜 顛覆Fine dining昂貴迷思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餐廳先拿下「亞洲50最佳餐廳」,打出名聲後,才獲得米其林秘密客青睞的例子。例如曾有「排隊再久都願意」的泰國曼谷印度分子料理餐廳Gaggan,主廚Gaggan Anand運用前衛的分子料理,賦予傳統印度菜全新面貌,難得的是套餐價格僅1,500泰銖,打破「Fine dining=昂貴」的迷思,當初Gaggan先蟬聯多屆「亞洲50大餐廳」榜首,一直到2017年,米其林突然給了Gaggan二星;可惜的是,主廚Anand在這之後不久,就決定在2020年關閉Gaggan,到日本再出發。


▲ 圖說:被譽為法國料理「教皇」的L'Auberge du Pont de Collonges的主廚Paul Bocuse去年(2020年)過世後,米其林竟把歷史悠久的L'Auberge du Pont de Collonges餐廳從3星降為2星,此舉引起全球美食家憤怒與不滿。


「什麼是美食?」如此主觀的問題,要從米其林百年Fine dining的傳統思維中掙脫,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讓更多元開放的美食評鑑和交流活動出現。在「亞洲50最佳餐廳」前哨戰-2021「亞洲之粹」,就有像台北晴光市場「黃記魯肉飯」的平民美食入圍,你能想像坐在市場路邊攤,品嚐經典的傳統小吃,竟能得到國際餐飲大獎的認可,而這也再次證明,在公開自由的遊戲規則下,不一定要Fine dining式餐廳,只要有創意、特色、甚至是話題,都有機會獲得世人的認同。


我傳媒關心您: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人口密集場所,請隨時隨地配戴口罩。

資訊內容由WalkerWalker新發現 整理編輯

 

加LINE官方好友掌握最新優惠訊息
窩客島官方LINE:https://lin.ee/CNXVF2Bf


加LINE官方好友掌握最新優惠訊息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