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澤簡」的地名來自平埔族噶瑪蘭人利澤簡(Hedecanan)社,意指「休息之地」。利澤簡位於冬山河下游,水路上通冬山鄉,下接冬山河口的加禮宛港,而成為宜蘭溪南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也造成了利澤簡的商業繁榮。如今的利澤老街早已不復當時繁華,但仍可找到一些老街的遺蹟,像 利生醫院一直是老街的地標,也是最早的西式建築。 open_in_full ↑ 利生醫院的對面是已歇業的「利澤戲院」。站在戲院前,依稀感受到這裡曾有的風華,如今冷冷清清,街上也不見任何遊客。 在戲院還未開張前,是從廟口的簡陋臨時戲台到可遮風蔽雨的寬敞戲院。從歌仔戲、布袋戲到新劇、電影,除了見證了一頁滄桑的娛樂史,也豐富了當時人們的生活。 open_in_full ↑民國四十年代,地方士紳集資開設戲院,除提供利澤民眾一個高級的遊樂場所,然而羅東的興盛加速利澤簡的沒落,且電視的普遍為利澤戲院的營運畫上最後的一刀,這裡一度淪為成衣廠,目前僅剩利澤戲院的店招在幽幽低訴昔日的風華。 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其他老街之旅) 九份~老街&黃金博物館 平溪~老街‧菁桐駅‧放天燈 深坑~老街‧廟口老店豆腐 三峽~老街夜景‧媲美上海夜風華 鶯歌~陶瓷老街半日閒 桃園~龍潭第一街、三坑老街 新竹~湖口老街 新竹~內灣老街 彰化~鹿港小鎮 台南~安平老街~ 台南~400年老街‧神農街 高雄~橋頭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