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遊馬公市:澎湖天后宮、中央老街、舊郵局、篤行十村(張雨生紀念館、潘安邦紀念館)、西瀛虹橋、觀音亭

抵達澎湖馬公市當天已經是下午時分,入住民宿稍微休息之後就出發以步行方式在馬公市區走走逛逛。馬公市區離民宿比較近的景點就有澎湖天后宮、中央老街、舊郵局、篤行十村;遠一點的可以去到西瀛虹橋、觀音亭。

公主首先就從民宿澎湖臨海居會館步行至民族路轉入中山路往澎湖天后宮參觀以及拜拜。

 

澎湖天后宮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長安里正義街19號

天后宮位於澎湖縣馬公市正義街上,俗稱天妃宮、媽祖宮,在明代稱為娘宮、媽娘宮、娘媽宮媽宮等,也是馬公地名的由來;天后宮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在西元1604年荷蘭人被明朝擊退到澎湖時就已經存在,也是馬公地區民眾以及遊客的信仰中心。

天后宮建築是傳統的閩南式合院建築,坐北朝南以傳統工法構築、樑柱使用榫接方式建構,包括山川殿、正殿與兩側護龍和後落的公善樓或稱為清風閣。

山川殿也是三開間,其屋頂展現了雙龍燕尾起翹,屋脊中間是剪黏雕塑龍馬負河圖

正殿祀奉金面媽祖,在神龕兩側有四幅擂金畫,是廣東省匠師朱錫甘的作品,正殿也分別奉祀註生娘娘和當地烈婦的節孝祠

清風閣右壁嵌入一方石碑為沈有容諭退紅毛碑,碑高198釐米、寬28.7釐米,是為紀念沈有容驅逐入侵澎湖的荷蘭海軍的英勇事蹟。

 

天后宮外部在整修中

內部處處都可以看到歷史,是一個值得參訪的歷史古蹟古廟

 

 

 

 

 

 

 

參觀完天后宮後,再走去中央老街逛逛,這裡有很多文創店,一些售賣伴手禮的商店以及咖啡廳,累了,就找個地方坐下歇息

 

 

 

 

 

 

 

 

 

 

老街的最北端會走到四眼井,四眼井建立於明代西元1592年,正式名稱為四穴井或四孔井,是澎湖的三級古蹟。

四眼井原是一口大井,為避免民眾取水時不慎跌落入井中,早年以六塊花崗石條覆蓋,並用紅磚砌緣,但先前整修時已經改為水泥粉刷,再用花崗石環收編。

因此形成四個圓形的取水口,方便同時提供四位民眾取水,深約5.6公尺,口徑約為2公尺,因此杯稱為四眼井,也是馬公最古老的水井(以上資料來源自旅遊王)

 

 

 

沿途走會經過施公祠,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可確證此廟係施琅平臺封靖海侯後所建之生祠。道光年間加祀海璮殉職之官兵,故不專稱將軍廟,而改稱施公祠。

日治後,廟址(媽宮澳東街、今署立澎湖醫院處)於1914年被徵用,闢為醫院院舍,故與海壇館一同遷建於中央街今址,神像初置於海壇標兵之伙房供祭祀,復由施琅部屬之後代項秀明於是年重建。目前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縣巿定古蹟(資料來源自澎湖國家風景區)。

 

 

 

 

 

逛完了中央老街,繼續步行行程前往在民族路跟中山路交接處的舊郵便局。

 

舊郵局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山路75號

舊郵局是一棟綠色建築物,這棟建築物的前身就是媽宮郵便普通局。是日本政府在1924年打造的,負責澎湖當時的郵政業務。
澎湖郵便局創建於1924年。
建築特色在於當時適逢「洋風建築」盛行,所以日本建築師使用了「和洋混合風」的設計。

建築物平面採L型配置,大門入口處位於L型轉角處。屋構造採用「兩坡頂」設計,大門入口處屋頂則採用「切角頂」形式,並鋪設水泥製日式文化瓦,形狀恰似日本幕府將軍頭盔;大門上頭三面窗戶的對稱形式又是巴洛克建築的典型代表。

(以上資料來源自哇靠澎湖)

 

 

 

 

沿著中山路穿過順成門,不遠就會看到篤行十村。

 

篤行十村地址(張雨生紀念館、潘安邦紀念館):

澎湖縣馬公市新復里

篤行十村這裡也有很多的文創店以及咖啡廳,只是來的這一天風大,是平日,也有很多人潮/旅客。來到篤行十村必到訪的兩個景點是張雨生紀念館以及潘安邦紀念館。

篤行十村,又稱澎湖島重砲兵大隊官舍群、澎湖島要塞司令部官舍群,是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眷村之一,於2007年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現作為澎湖眷村文化保存園區開放民眾參觀。

篤行十村是全台最古老的眷村之一。同時也是台灣已故歌手潘安邦以及張雨生的故鄉,一棟棟日式木造老屋,經翻修後改造成文創園區,在地藝術家進駐後,佈置各式各樣的裝置藝術,每個角落都成為復古好拍的場景。園區內還有懷舊柑仔店、復古旅店、咖啡輕食等休憩點,「潘安邦紀念館」與「張雨生故事館」最爲吸引廣大樂迷朝聖打卡,聆聽著琅琅上口的樂曲,每一展示品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以上資料來源自交通部觀光署)

張雨生紀念館、潘安邦紀念館

4月至9月:08:00-12:00 & 14:00-18:00

10月至3月:08:00-12:00 & 13:30-17:30

 

 

 

 

 

 

 

 

 

 

 

 

 

 

 

 

 

 

離開了篤行十村,繼續步行至西瀛虹橋、觀音亭走走看看夕陽。

 

西瀛虹橋、觀音亭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介壽路7號

奉祀南海觀世音菩薩的觀音亭,位於聞名的澎湖灣畔,始建於西元1696年。在西元1884年清法戰爭時一度被毀,而於西元1891年改建。

觀音亭旁即為歐式城堡造型的澎湖青年活動中心,其建材係採澎湖所產硓(石古)石和玄武岩,饒具特色。附近海域則是戲水人潮熙攘不斷的海水浴場,是眺望西嶼落霞美景的最佳地點。

(以上資料來源自交通部觀光署)

 

 

 

 

 

 

 

 

 

 

可惜來的這天,風勢太大,逗留一下之後,風大有一點冷,就離開去吃晚餐。

 

晚餐就在民宿附近找了一家室內餐廳,海口峰私廚 seafood 仁愛店,點了石巨滷肉飯、珊瑚香腸。美味的晚餐之後,也結束了第一天的馬公行程,返回民宿梳洗休息。第二天要起的早,要前往比較偏遠的二崁古厝聚落保存區。

 

 

 

公主後記:

公主其實很莫名的非常喜歡澎湖馬公市區,感覺就是一個小小的市政幾條馬路,走在路上閑晃就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澎湖還有很多景點可以去玩,希望下次來的時候可以去跳島。

謝謝閱讀。分享。推薦度:4.5🌟

 

 

創作者介紹
Princess

princess公主の生活blog

加LINE官方好友掌握最新優惠訊息
窩客島官方LINE:https://lin.ee/CNXVF2Bf


加LINE官方好友掌握最新優惠訊息

留言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