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台灣蚵仔,腦中就會跳出不少響亮的蚵仔產地。台灣蚵仔養殖發展近三百年,而今面臨多重挑戰,內有生產環境問題,外有進口貨挾價格優勢入關,透過鑑定產地、品牌打造、產地溯源標章,政府與民間一起突圍,找出自己的獨特價值。
我們常聽到「王功蚵」、「芳苑珍珠蚵」、「台西蚵」、「布袋蚵」、「東石蚵」、「台南蚵」、「澎湖蚵」、「金門石蚵」等名詞,這代表台灣蚵產地眾多且滋味多元,但多數人不知道其實台灣蚵是「一條產業鏈」,許多產地都有不同分工。
例如養蚵一定要先有蚵苗,但在澎湖、台南等地海域或許因為水流太快、浮游藻類等蚵仔所需營養不足,很難採到蚵苗。而雲林台西位於濁水溪出海口南側,浮游生物多樣,又有外傘頂洲保護讓海域平穩,因此成為台灣最主要的蚵苗產地。
又如開蚵需要很多青蚵仔嫂人手、嘉義東石因勞力集中且南運北送交通方便,慢慢演變成台灣最主要的洗蚵與開蚵中心,很多產地收蚵後就直送東石處理再銷往各縣市菜市場,讓大家直覺以為滿街都是「東石蚵」。
蚵仔也怕風浪,東北季風一來,彰化、雲林、嘉義等地的蚵仔根本無法長大,這時就要把已經養成青少年的中蚵送往台南或以前的屏東大鵬灣育成肥蚵,讓台灣冬天依舊有源源不絕的蚵仔。而夏季,台南與屏東則因西南氣流帶來的狂風暴雨會讓蚵長不大,因此蚵仔就會在彰雲嘉等地直接育肥。
總結這條蚵仔產業鏈大致為:雲林台西採集天然蚵苗,送到雲林嘉義各地養成中蚵,冬天送至台南或屏東大鵬灣育肥,夏天就直接在彰化雲林嘉義育肥,再將肥蚵送往嘉義東石洗蚵、開蚵,最後載往各地菜市場。
幾十年來,這條蚵仔產業鏈一直運作順暢,帶來每年約四十億產值,並讓台灣的蚵仔煎、蚵仔湯、蚵嗲、蚵仔麵線、蒜泥蚵仔等美味供應無虞。但近幾年,這條產業鏈開始斷鏈。
雪上加霜的是離岸風場開始興建,施工導致泥沙混濁,進一步影響蚵苗著床與蚵仔生長,也讓過去兩年位於濁水溪出海口北側的彰化芳苑與王功蚵仔不停暴斃,蚵農欲哭無淚。
最後,光電政策不只插旗雲嘉南等區域農地,也進入魚塭,包含台南北門蘆竹溝等養蚵重鎮水域也被架上光電板,台灣蚵產量嚴重不足,越南蚵與中國蚵也就此大舉來台。
斷鏈的起點,是政府為了發展觀光,於2001年把屏東大鵬灣五百多公頃水域中的一萬三千多個蚵棚全數拆除,再BOT委外打造遊艇、賽車等海陸空遊憩基地,當時美好觀光願景的背後,我們卻都沒注意到,已無意間失去台灣冬季最重要的蚵仔育肥基地,蚵仔供需開始緊繃。
在此之前,為了發展工業,政府於1991年規劃雲林離島工業區,把台西這段重要的採集蚵苗海岸全部劃為工業區,讓漁民失去漁業權;接著1994年六輕在麥寮建廠,2001年集集攔河堰完工啟用。起初大家關心的焦點是六輕污染與工安問題,這幾年才發現,離島工業區與六輕造成突堤效應,保護海岸讓蚵苗能在平靜水域著床的外傘頂洲面積逐漸縮小,預計2028年將沒入海平面以下,推估2060年後就會成為潛沒沙洲。
另外為了供應工業用水興建的集集攔河堰,把濁水溪這條母親河從中截斷,沒有溪水與泥沙流到出海口,蚵苗就無足夠的營養與鈣質,無法順利存活與著床。台西蚵農鋒仔(林岳鋒)說:「以前蚵串放到海中一天再拉起就附滿了天然蚵苗,但這幾年放了一個禮拜也只有少少的蚵苗著床。」
在台已經有近三百年歷史的蚵仔養殖業,在這二十多年間因為工業、石化、觀光、綠能等產業興起而逐漸失去養殖環境,諸如蚵仔煎、蚵仔麵線等重要小吃飲食文化也正面臨挑戰。
在提倡ESG、SDGs的年代,如果這些可能引發蚵仔產業斷鏈的企業,回饋鄉里不是單純給予每人每年幾千元補償金,而是邀請專家確實找出原因與解決之道,讓弱勢的農漁產業也能一起前行,或許才是永續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