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一座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園區位於屏東縣內埔、長治及麟洛三鄉交界處,佔地約三十公頃,園區除了有多個展示客家文化與常民生活體驗為主軸的室內展館,也設置親子的遊戲區,戶外空間更規劃自然草原區、田園地景區、傘架客家聚落區及九香花園伯公區等四大區域,刻劃先民與土地互動歷史軌跡,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全區免門票,非常適合闔家扶老攜幼親子同樂。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客家先民組六隊 保鄉衛家抵禦外侮有故事]
六堆,不是地名 (Google 地圖找不到),是西元 1721年台灣清治時期首次大型武裝起義事件「朱一貴事件」(又稱鴉母王事件) 時,橫跨高雄及屏東十二個行政區的客家人為保鄉衛家抵禦外侮而組成的「六隊」鄉團義兵,為了有別於軍「隊」,遂諧音改稱「六堆」,「堆」亦有聚落的意義。當時六隊 (堆) 鄉團依地區面台灣海峽由左至右概分;左堆 (佳冬、新埤)、先鋒堆 (萬巒)、中堆 (竹田)、後堆 (內埔)、前堆 (麟洛、長治) 及右堆 (高樹、美濃、六龜、杉林、甲仙) 等,共十二個地方客家族系的精神結合體。(圖片來源: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傘架客家聚落景觀區 客家笠嫲 為大地打傘遮蔭]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傘架客家聚落景觀區以「客家笠嫲」為意象,用「為大地打傘遮蔭」的設計概念,傘下規劃客庄產業與文化聚落作為營運主軸,六座傘架建築除結合節能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傘下建物亦規劃以可回收環保建材進行設置。
噴泉廣場的噴泉時段,平日一場 (10:30-11:00),假日三場 (10:30-11:00 / 14:30-15:00 / 16:00-16:30),每場次噴水半小時。
兒童噴泉戲水區、沙坑、兒童戲水河道充滿孩童的歡笑聲,園區管理單位也貼心的設置花灑水龍頭,讓孩子們盡情玩不怕髒,園區保全也一旁警戒,幫忙家長們看顧遊戲中孩童確保安全。
客家詩路,一條「詩」路精選十五位當代客家詩人之詩作及八首經典創作曲詞,銘文於此供人賞析,殷盼大家走入此幽徑,聞香賞花之餘,也能一窺客語詩、詞之美,從而瞭解客家的族性與文化。
[木炭藝術館 傳統工藝館 六堆運動會特展]
炭藝 - 木炭藝術館,展示精緻的炭雕藝術品,各種木炭種類的介紹,深入簡出的說明製炭過程與其材質。
習俗大不同,有別於閩南族群送禮及婚嫁習俗的送傘忌諱,在早期客家庄裡,由於客家話「紙」與「子」諧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時,女方通常會以兩把紙傘 (油紙傘/有子傘) 為嫁妝,一含「早生貴子」的意思,且「傘」字裡有四個人字,也象徵著多子多孫,而紙傘傘面張開後形成圓形,且「油」與「有」諧音,為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男子16歲成年禮時,也會以相同的理由贈予一對紙傘。(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第一特展室 - 大武山下走相逐─六堆運動會特展,六堆三百年,發展出許多獨特的文化與故事,而六堆運動會正是一項南部客庄特有的文化記憶,也是團結六堆人的方式。
每年的六堆運動會聖火,從忠義祠點燃出發,聖火繞境不只象徵各鄉區間的團結,同時也以實際踩點的方式,再次確立六堆地區的邊界範圍。
台二藝工坊,販售客家油桐花花布手工藝品,有著濃濃的客家味。客家食堂目前整修中,暫停營業。
[菸樓 《百年菸樓─記憶燻烤》展覽]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菸樓是由梁連定與廖輝妹夫婦興建於 1961年屏東縣高樹鄉,因菸草烘乾技術不斷革新而閒置,2007年由梁氏夫婦兒子梁堃和先生捐贈予園區。透過菸樓建築的保存與展示內容的規劃,得以在其空間內感受菸樓建築物與人的微妙關係。
屏東菸區有冬季相對高溫的優勢,且後來在客家人密集的屏東平原北端發展出相當規模的種植區域,因此漸漸成為臺灣菸草的重要示範地。菸葉採收後,會送進菸樓燻烤及乾燥。早期菸樓燻菸過程需長達一週以上,菸樓架上的菸葉,菸農必須日夜照顧,適時翻動菸葉以防煙菸葉變黑失去價值。這段期間爐火必須全天控管不能間斷,故菸樓在此階段就成為全家人的生活重心。
菸樓展示館《百年菸樓─記憶燻烤》展覽,以菸田少年─阿堃牯的故事為軸線,述說昔日種菸人家辛勞又溫馨的菸葉農事生活。
燻烤完成的菸葉,依燻烤出來的菸葉品質一片片加以分級調理,並將調理完成的菸葉以木箱壓疊緊實,再以牛皮紙包覆貯藏,等到指定的繳菸日期,再送往輔導站繳納。公賣局會依等級規範鑑定 (以照片菸葉標本),經鑑定的菸葉按當年期公告之菸價收購。
[礱間展示館《火礱─六堆礱間故事展》展覽]
礱間是稻穀變成白米的加工場所,屏東市歸來碾米廠的這座日治時期昭和年間設置的百年礱穀機 (碾米機) 在塵封多年後,由碾米廠的第三代傳人─施信德先生無私捐贈,客委會委請謝欽城博士指導拆卸這組骨董碾米機,並重新組裝整理展示於客家文化園區,見證台灣農業發展過程。
[自然草原休憩區 四季景觀多變化]
自然草原休憩區,滯洪池及自然生態草原,重現豐富的原生植物群生態,隨著四季氣候轉變,呈現不同的景觀變化。
自然草原區可見《移‧墾‧耕‧讀》公共藝術作品,以四種意象融合於三組作品之中,藝術家創作前實地訪談客家庄耆老、客家文史工作者,走訪歷史悠久的伯公廟,深入了解客家聚落的文化核心,再結合現有地景,完成一系列創作。
「𠊎在踔田」Q版公仔,舊時客家農婦包頭巾、穿袖套、撐著傘,手拄著竹竿在田裡慢慢走,只要發現雜草,一手撐著竹竿取得平衡,就用腳把雜草踏入土裡悶死,這種除草法當地人稱為「踔」,表示腳從高處落下。
[九香花園景觀區 盤花拜伯公]
九香花園景觀區,以開基伯公為中心的九香花園,因客家人以盤花拜伯公的習俗而定名。客家人將土地公尊稱為「伯公」,「伯公」在客家話中是指祖父的哥哥,顯示客家人對此土地公的濃厚感情,就像與叔伯之間一樣親近。六堆的墳墓型老伯公「伯公壇」(或稱「伯公下」) 在閩南村莊是罕見的,與墳墓最大的不同是「伯公壇」旁必種有一棵榕樹 (伯公樹)。
伯公以碑石方式供奉,葫蘆型碑石象徵「福」到,碑石上刻著「福德正神香座位」,並披上紅布,碑石旁刻有花紋。閩南人也有碑石土地公,碑石上刻「福德正神」四個字,碑石旁則無花紋裝飾,碑石前以方形石砌成凹槽做為香爐。
盤花在客家祭拜儀式中佔極重要的角色,擺盤花的時候,取當季的花草,照花蕊的大小來擺,愈底層愈大蕊,從盤仔外層向內依序擺放,越疊越高,最頂上擺一蕊大朵的紅花。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地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電話:08 723 0100
開園時間:室內各展廳 9:00~17:00 / 戶外空間,夏令時間 8:00~19:00 (3月至9月),冬令時間 8:00~18:00 (10月至2月)。
休館日︰每週二/農曆除夕/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公告之必要休園日 (國定假日,遇週二開園)
入館費用:免費 (停車場,計次收費)
官網:https://thcdc.hakka.gov.tw/8268/
公共交通運輸:火車+客運,搭火車至屏東火車站,轉搭屏東客運8230號路線,到達六堆園區站下車。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 的新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