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搜尋牛肉麵資訊時意外地發現了這一家位於板橋運動場附近的大庭,
據說是已經營業了20幾年,由一家三兄弟一路做到大的老店,
在近年因為牛肉麵節而使得售價飆升的牛肉麵店中,還維持平價供應的口碑店,
而且有個特色是營業時間只有晚上還開到半夜,所以找了機會才踩踩。
店內的菜單選擇不多,就最基本款的牛肉麵、榨菜肉絲麵、麻醬麵、和乾麵,
另外有多種現切小菜可以選擇,價格都相當平實。
全文分享於:http://kagami.pixnet.net/blog/post/27294754
牛肉麵 100元(小/85元)
大庭的牛肉麵是比較常見的紅燒類型,可以看見湯面漂著相當程度的浮油,
不過喝起來湯頭卻比想像中的還要清爽,並不是重口味取向的,也不特別覺得鹹,
應該湯頭的顏色可能是有加入番茄熬煮所以會整體偏紅,湯汁也因此略帶甜味。
我吃牛肉麵從來不加酸菜的,小時後會去的店家也通通沒有提供,
一直到高中時學校的熱食部供應很難吃的牛肉麵湯裡有酸菜,
偶而不知道吃什麼選擇的三商巧福也有供應酸菜,
但我就是不愛,平常不加吃原味也罷。
大庭這種已經先加好的,在我看來不僅是不加分,並不喜歡。
牛肉是帶筋的腱子肉,切的相當厚實每塊都很有份量,
大碗的都可以拿到六塊左右,加上約莫一湯匙份量的燙白菜,
湯裡還有大量蔥花和少量的酸菜,整體的顏色相當鮮豔,有青菜也比較不怕吃膩。
不過可惜的是,覺得湯頭沒有一個特別出色的特點,
簡單來說就是整體上很順口,卻沒什麼香氣,
雖然不鹹不膩是件好事,但是特色不足就讓人遺憾了,
難怪隔壁桌的先生跑去狂加了一大堆酸菜進湯裡。
可能還是有放味精進去調味?會讓人口乾直想喝水,
通常我去吃牛肉麵,只要不是踩到雷的話都會把麵條吃完、湯盡量喝光,
但像這樣讓我還沒吃完就口超渴的牛肉麵還真的不多,
加上大庭的湯真的比較偏油,沒有自備飲料的話吃到後來會有點辛苦。
湯我沒能喝完,吃完後我就直衝附近的超市買飲料了。
麵條方面在店內聽到有人點說要寬麵,不過實際點的時候上來還是這種細的家常麵,
詢問了上菜的女士後回答說這邊沒有寬細區分,就只有這種麵,
但是回家google後又有人提到說麵條其實是有分的,非常令人困惑 ?_?
嘛,就個人喜好而言,細麵就先扣分了,
絕大部分這種寬度連0.5cm都不到的麵條沒辦法提供什麼口感,而且很容易軟化,
所以我向來只喜歡寬麵。
真的有做出口感的細麵不是沒有,像是板橋的呷霸和桃園街的山東煙台都有很棒的細麵,
不過大庭的就只能說是中規中矩的普通了。
不會黏糊或是軟攤,吃起來還有最基本的麵條彈性,厚度適宜,
也不會因為浸泡在湯汁中就持續軟化,也能吸附湯汁的味道。
大庭的麵條並不會給人驚艷的感覺,口感平淡不出色,只算是安全牌。
小菜 20/30元
門口點菜區旁邊就放有小菜台,當日全部的備料都在上面,
可以請工作人員直接現切。
大多品項都是20元,肉類的是30元,
就份量而言不算少,所以相當高比率的客人都會加點一兩樣小菜配著吃。
泡菜算是介於韓式和台式之間的口味,不太辣,整體上偏酸,
不像韓式那種以濃郁香氣和辣度入味的方式,大庭的比較清爽,
還帶有白菜的脆感沒有醃到軟爛。
這樣一盤20元,嚴格說起來份量上並不算多。
我覺得不夠入味,就不特別推薦了。
主要菜單
吃了兩次以後,個人對大庭的印象:
平價,相對上可以用比較便宜的價格就吃飽的牛肉麵,
認真去找的話可以找到相同價格範圍但是更好吃的,
不過這個售價足以打死很多台北市的牛肉麵,因為他們賣的更貴。
營業時間到很晚,所以對附近運動、逛夜市或是學生族群算是有賣點。
麵條、湯和調味上都只能說是普通,稱不上美味,還滿家常的,
不過牛肉的熟度和口感上表現的相當不錯,有搭配青菜這點也有加分。
以上立場並不是覺得大庭不OK,而是我個人對牛肉麵的優先重點比較放在湯頭和麵條上,
這兩個算是大庭比較不夠出色的弱點,所以很可惜的應該不會再去了;
不過把著眼點放在價位和相對上CP值的話,大庭是間很棒的選擇,
在台北百元之內可以吃到這樣真材實料的麵店其實不多了,
而且喜歡吃肉的人應該會對這裡給的份量和口感感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