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週應小學同學之邀,到雲林參加『林內自行車一日遊』活動
除了早上騎車去參觀百年水圳,沿途順便去看落羽松,下午還有好玩又好吃的DIY
比起一般景點的走馬看花,這種結合在地特色的深度旅遊,顯然更加有意義!
雲林縣政府城鄉發展處為了推動林內鄉的社區生態產業,特別規劃出林內自行車一日遊的活動
而且今年適逢嘉南大圳興工100年,剛好有機會親眼目睹這個偉大的建設,說甚麼都不容錯過啊!
當天一早9:30就先抵達林內鄉烏塗村的集合地點~林內教芋部
活動還沒開始前,大夥兒先在門口合照一張,當天的活動行程表如下:
時間 |
內容 |
地點 |
09:10-09:30 |
集合、領自行車 |
林內鄉教芋部 |
09:30-10:00 |
騎自行車欣賞田園風光 |
路程 |
10:00-10:20 |
3號水門導覽解說 |
林內堤防 |
10:30-11:00 |
導覽八卦池分水工、觀賞落羽松、參觀農田水利文物館 |
農田水利環教園區 |
11:10-11:50 |
導覽進水系統、水力發電流程、控制室、百年發電機 |
濁水發電所 |
12:10-13:30 |
還自行車/享用在地風味餐 |
林內鄉教芋部 |
13:30-14:30 |
籠仔笱DIY |
林內鄉教芋部 |
14:30-16:00 |
芋頭點心DIY |
林內鄉教芋部 |
16:00 |
賦歸 |
雲林烏塗鄉的林內教芋部其實是個農特產品展銷中心,來此買些農產品帶回家當伴手禮也不錯
而且門口還貼了一張農遊券也適用的貼紙,遊客可以放心採購喔!
這次的林內單車一日遊就是由林內教芋部協辦,它本身就是一個體驗農遊的好所在
烏塗社區位於雲林縣濁水溪灌溉的源頭,因濁水夾帶大量的黑土覆蓋,故被稱為「烏塗仔」
而且肥沃土壤還能種植出優質的濁水米和林內芋,更進一步衍生出許多創意性商品
我們當天第一個體驗的項目就是單車騎乘,所以廣場上還有一整排車子在Stand by
等單車做完必要的安全檢查之後,大夥兒就出發上路了💪
當天的氣候出奇地好,每個人都一臉興致勃勃地參與體驗
這張就是林內田園騎乘的旅遊地圖,把鄰近值得拜訪的旅遊景點都一一列出
方便初來乍到的遊客能夠按圖索驥
我們才出發不久,眼前就是這般光景,一邊是黃金稻浪,一邊是滿滿的芋田
一望無際的田園風光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啊!
趕快停下來跟都市中難得一見的芋田合照一張,我身後的可是林內芋,不是大甲芋喔!
大家都只知道大甲芋頭最有名,殊不知林內芋也不遑多讓,所以林內也算芋頭的故鄉之一
大夥兒繼續在鄉間小路騎行,沿途都有綠樹遮蔭,偶有陣陣涼風拂面而過,果真越騎越暢快啊!🚴🏻
冷不防突然出現這個垂到路中間的香蕉樹,也是只有鄉間小路才能讓香蕉長得如此理直氣壯
我們繼續沿著水圳騎行,邊騎還能邊探頭看看這些利於灌溉的溝渠
濁水發電所
近距離觀看這些水閘門還挺壯觀的,平常根本沒機會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啊!
日治大正12年(1923)竣工發電的濁水發電所,位於烏塗村濁水溪南岸溪畔
為雲嘉地區唯一的水力發電廠,也是少數坐落於田野中的發電廠
因為沿途都有專人導覽,每到一個景點都會停下來解說,也不至於騎得太累.大夥兒稍事休息後又繼續上路
林內堤防
接著來到林內堤防旁邊,一開始只覺得堤防上還有雲朵彩繪,看起來挺美觀的
後來看了解說才知當初此地的河川改善工程記事,從日治時代就開始規劃
其中最特別的是又被稱為八卦池的林內分水工,兼具灌溉,發電及工業用水等多目標分水設計
林內八卦池
這裡還有林內分水工的空拍圖,八卦池的造型很明顯,當年一定付出不少心力才能順利完工
分水工經集集攔河堰取水後,於二號進水口處設置八角形分水工進行分水,以供應下游不同標的之用水
分水工之水源除了由南岸聯絡渠道供水外,同時也從濁幹線林內二號進水口取水供應
瞧瞧水閘門後面就是八卦池,居高臨下才能遠遠眺望
經過這一座橋後往下走,我們要去拜訪三號水門了
三號水門
這麼近距離觀看水門還是第一次,不知道往下走還有甚麼驚喜等著我們
導覽人員帶領著大家直接走上水門,想想若是遇到水門洩洪時間會有多麼壯觀?🧐
雖然天氣炎熱,林內的教芋部長還是很盡責地在幫大家解說
本進水口興建於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位於彰雲大橋下游左岸約2.5公里處
三號水門原有設施為入口上中下層各十孔,出口一層十孔
取水閘門前段設有十門電動攔汙柵及電動水門,後段設有電動控制水門十門
進水口閘門底標高83公尺,並設有排砂門四門36公尺寬,排砂門底標高81.68公尺
本進水口最大取水量54cms,排洪能力800cms,並備有20kw發電機乙部
我直到聽了導覽才知道,原來我們正站在濁水溪的上方,剛好是嘉南大圳的源頭
仔細比較能看得出左右二邊水的流勢差異,一端和緩,一端湍急
能夠親眼目睹鼎鼎大名的濁水溪,確實是百聞不如一見啊!👏
農田水利環教園區
下一站是農田水利環教園區,大家依然先乖乖聽完導覽才散開去四處拍照
這就是林內分水工的八卦池一景,不同的攔水壩通往不同的用途
這一大片開得讓人心醉神馳的紅葉,就在農田水利環教園區內
沿著水圳二岸遍植的落羽松當年也是無心插柳,沒想到近期卻意外爆紅
每到年底落羽松轉紅的時節,就會成為攝影高手和各路網紅的兵家必爭之地🤳
瞧瞧或紅或黃的落羽松在藍天的襯托下格外艷麗,拍起來的壯觀程度也不輸楓紅
我幫一對昨天剛結婚的新人拍完美美的合照後,也趕緊不落人後地來一張假掰網美照
光在這個林內的落羽松秘境就能拍到地老天荒了吧?
另一邊還有利於灌溉的水車,夾在尚未變色的落羽松中間,看起來也添了幾分秋意
農田水利環教園區的辦公大樓,當天適逢假日並無對外開放
不過這裡還有指標,指示大家前往不同的方向,連親子公園都有呢!
這個昔日農業社會最常見的縮影:老牛拖車與老農荷鋤,被做成雕塑供人拍照
還有這個鄉間常見,但通常叫不出名字的『古亭畚』
原來是造型特殊猶似農民斗笠的民俗穀倉,今天才知道它的大名
農田水利環教園區的辦公大樓前還有這一口小小的水井,二個小朋友還好奇地探頭往內看呢!
經過一早上充實的行程後,我們又回到林內教芋部吃午餐
林內教芋部
這是林內教芋部的園區導覽圖,被規劃成好幾個不同區塊
當天吃的是社區家政班大姊的農村風味料理,有肉有魚有蝦
還有特別的芋籤,算是相當豐富了,我最愛芋籤,還多吃了半碗
笑容可掬的家政班大姊幫大家一一介紹她的料理,這一大鍋芥菜雞湯真是好喝到不行啊!
吃素的人也無須擔心,大姊也準備了素食料理,農村媽媽的專長就是餵飽大家的肚子😁
籠仔笱DIY
吃完午餐稍事休息了一會兒就要來進行我們的DIY活動
當天第一個體驗的是手作籠仔笱,這裡還有超大的解說牌
教芋部長一邊解釋,一邊發材料給大家動手做籠仔笱
用桂竹為材料,再以藤紮緊之後,綁成頭寬尾窄的圓錐形,才算大功告成
每一組都依人數發配不同材料之後,就開始動手製作籠仔笱
手巧的人當然很快就完成似模似樣的手工藝品,像我這種手殘族,凹斷了三根竹子還做不好
好不容易勉強拼湊出一個,中間底部還有一個燈泡底座可以當燈籠
誰知我才剛拍完照就立刻解體,好吧,誰叫我從小就對不起手工藝老師呢?😅
教芋部是林內鄉烏塗社區在地推廣芋頭產業的平台,整個園區占地廣闊
除了下田體驗芋頭農事也提供芋頭料理的手作體驗,更不定期開課教授各式課程
教芋部的園區內也有提供三輪車租借,除了單車之外,還能輕鬆騎著三輪車來個深度旅遊
不過我們剛剛才做完籠仔笱,立馬就來旁邊的水池體驗早期農業社會的搶水過程
因為當初農民製作籠仔笱的目的就是為了攔阻水流,引導流進自家的水田內,才有搶水一說
瞧瞧大家抬著大型的籠仔笱,在泥濘的水塘一步一腳印地前進,裡面爛泥巴很多,要小心行走
萬一不小心滑倒,還得爬起來繼續走,總不能變成拖累大家的豬隊友🐷
不過連小朋友都嚷著好玩,表示還要再來一次,還是來看看影片比較有臨場感👇
芋泥銅鑼燒DIY
這是寫在林內教芋部黑板上的銅鑼燒配方,看起來步驟不少,實際做起來並不困難
主要分成銅鑼燒的餅皮和芋頭內餡二個不同的製作過程
我們主要負責把麵糊放到平底鍋煎出銅鑼燒的餅皮
本來還中規中矩,後來玩開了,各種創意造型都出現了
瞧瞧這組應該獲得最佳創意獎,竟然還能把餅皮做成愛心,小熊,甚至是派大星呢!⭐️
銅鑼燒綿密細緻的芋頭內餡更是讓大家讚不絕口!😋
吃完一個還忍不住想再多吃一個,吃不完還能帶回家當伴手禮
這麼好吃好玩又別具教育意義的林內社區深度遊,確實值得親自來體驗
而且一日遊的費用包含午餐和DIY活動,千元有找,C/P值相當高喔!💯
報名方式
聯絡方式:教芋部林先生 0939-735339
名額限制:40名,額滿為止
活動費用:原價一人1500元,特價一人800元。兩人同行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