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天氣預報,顯示著北部又將開始連莊雨天後,開始規劃著逃離雨天計劃。新竹以南顯示好天氣,馬上就想到上次日式神社名單中的「通霄神社」,查了火車時刻表決定前往的時間、預計起床的時間後,充足的睡眠與休息是為了來趟「暫時別離陰雨天城市之旅」。別人的雨天計劃是室內景點,我的雨天計劃是逃離下雨的城市(噗*。
搭乘大眾運輸的關係,所以規劃的景點都在車站附近,旅程設定為通霄神社→虎頭山公園→(通霄漁港)。漁港是要看後面的時間來不來得及,不想太晚回到家。
通霄車站為海線的鐵路車站,自強號、莒光號及區間車均有班次可以抵達。出了車站在右手邊能看到〝苗栗通霄旅行導覽圖〞,也就是剛剛上面拍的那張照片,規劃一下景點與景點間的路線。另外,坐火車是一件蠻為有趣的事,除了睡覺之外,看著窗外從城市叢林慢慢變成綠油油的稻田、藍色一片的海洋,偶而可能會出現幾個你可能對它感到好奇的建築或景點,這時候Google Map很重要,一定位馬上就可以知道剛剛經過的是什麼?心裡瞬間有了下次可以遊玩的地點名單了。
▲通霄車站的島型月台。
▲通霄車站與區間車。
不曉得是不是搭乘莒光號的原因,發現很多人可能使用悠遊卡之類的付費方式,所以沒有座位,只要火車一靠站,馬上就開始有人在移位,每每看到都覺得是在玩「大風吹」嗎?
通霄神社興建於日據時期(1937),當時神社的建築有神官宿舍、社務所、第一鳥居、手水舍、參道、石燈籠、第二鳥居、拜殿、幣殿及本殿,在二戰結束時,政府將任何有關於日本的字樣全數拆毀,只有部份石燈籠、社務所與拜殿在當時保留至今。
在神社旁,有一排足以充當遮陽棚的茂盛樹木,那褐色的樹皮、翠綠的樹葉,陽光從樹縫中透出來的光,打在地上形成一個個自然生動的光暈,這幅景色很適合在樹蔭底下拍照。平日近中午前往,本來以為神社會沒有什麼人來,沒想到還挺多人來這觀賞神社的。
社務所,因長期被民間百姓占住使用不肯搬遷,而後又歷經921大地震的影響,導致其所受損嚴重,目前僅有保護用之鋼棚架支撐住,其內已是一片頹敗,看外觀整棟建築脆弱到幾乎好似被大風一刮就會全數倒塌,最外圍已用鐵絲網圍住,是禁止入內的狀態。
▲從石燈籠看神社。
沿著參道兩側都有放置石燈籠,本來打算從神社方向拍參道,時不時就有人站在參道上觀賞神社,只好作罷。
拜殿在二戰結束過後,曾作為通霄鎮忠烈祠,除了供奉先烈義士外還供奉鄭成功,在當時被稱之為鄭成功廟,直到此區被編入軍用,而成為了軍用福利社到駐軍撤除後,部分建物就被百姓占用。拜殿雖留存原有的木造結構,但外觀已不是當初神社建立的模樣,而是把屋頂改為閩式的燕尾脊,是一種台日混血兒概念。
▲拜殿全貌。
在拜殿其後的空地則是當時幣殿建立的所在地,目前是空空一片。以日本神社來說,通常會有「本殿、幣殿、拜殿」,本殿就是祀奉神明的位置、幣殿是放置祭品的地方,拜殿就是信眾拜拜的位置。
一開始還不知道這建築是做什麼用的,看了通霄神社的地面圖後,才了解它是本殿的基座。
▲在鳥居前旁,還有一棵許願樹,上面掛滿了許願箋。
虎頭山,海拔高度約為93公尺,山頂上除了有台灣光復紀念埤以外,還有兩顆三角基石。雖其山不高,卻是通霄一區的至高點,爬上以後的視野已近乎360°。從通霄神社步行至虎頭山巔約為350公尺,一路可沿著人行地磚(上坡)走至停車前後轉為石階至頂峰。在路途中,有一階梯可以直達中段的炮台涼亭,另有一石碑「虎嶼觀潮」旁的石板步道可從森林步道至炮台,石碑上的字實在寫得太有藝術感了,我看了八百遍也只能看出第二個嶼字,回來上網查資料才知道石碑究竟題了什麼字。
▲虎頭山(炮台)可走在橘紅色的人行道或開車前往炮台石階下的停車場。
▲走沒多久就遇有一樓梯,旁邊開滿了花吸引著我,就從這裡爬上來到炮台涼亭,少走了一個彎。
▲炮台涼亭,平日中午有人在這邊午休。
▲涼亭後方可走至虎山公園裡,是一路往下的石階,在這裡還有一碉堡。
炮台停車場僅容四、五輛車停放,在停車場前還有一座木製的觀景平台,可於此平台看見61快速道路、通霄發電廠及通霄漁港,且道路上來來往往的車子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觀景平台的180°展望。
▲61道路、風力發電的風車及通霄漁港。
▲通霄發電廠。
▲這段前往虎頭山炮台的石階並不是太長,而且階高也不高,腳長的人可以兩階兩階走。
▲從上往下看石階,還能瞧見停車場,遠處61道路跨南勢溪之後,有一直直聳立的建築,其處為中油的天然氣事業部北區營業處通霄轉輸中心。
▲在台灣光復紀念埤旁,放置了一船錨。
在欲登往炮台時,會遇有兩座觀景平台,因無名稱故取一號、二號。原名虎嶼的虎頭山,山形就像隻猛虎仰首長嘯,但身於其山見不著其形,不過登至山頂之後,就能將通霄鎮一覽無遺。在虎頭山觀景台中間擺放了一古炮,這古炮為日治時代所遺留,聽說它曾是最先進的黃色炸藥火炮,也曾參與日俄的戰爭。
一號觀景台的高度比紀念埤略低一些,從這裡可以看見台灣海峽、台1線及北向的山頭。
▲1號觀景台上的視野展望。
▲將鏡頭拉近一些,還能看見行駛於台1線的車流。
▲觀景台與觀景台中間的平台,放的就是那傳說中參與過日俄戰爭的古炮。
二號觀景台的高度又比一號觀景台更低一些,能看見的展望就是漁港、發電廠、61快速道路等。
▲2號觀景台視野展望。
▲漁港與風力風車。
紀念埤旁下有石椅可以坐在休息,此處稍有一點樹蔭可乘涼,還有1號觀景台下至2號觀景台的木棧階下也能遮陽,其餘皆為曝露於陽光底下。要下山,可以選原梯返回,也能從照片左邊有一較為窄小的石階下山,其階通往森林步道。
▲往炮台的石階。
森林步道不長,可上至虎頭山炮台、下至通霄鎮公所,中間是橫在半山腰的平坡步道。平坡步道也不是環狀的,需要折返,走到底就是「此路不通」。走在步道裡,比我想像的乾燥許多,但還是免不了被蚊子騷擾,好在這邊風還蠻大的,一直都有風吹進步道裡且步道的兩側山坡上種滿了相思樹,有樹蔭可遮陽。雖已過了相思樹的花期,沒有滿山的黃澄,但滿地枯萎的落葉透露出幾分秋天的蕭瑟,陽光從樹縫中鑽出光影,映在步道上,被這幅隨著季節而逐漸凋零的畫面給吸引住了。
▲從此階梯可以往下走到通霄鎮公所。
▲森林步道平坡段。
這裡沒有什麼人會過來,通常都是看看炮台後就原路返回,自己一個人這森林步道裡拍得不亦樂乎。
走到步道終點後,從平坡返回走出森林步道,出口處就是在石碑「虎嶼觀潮」旁,想要走到虎頭山公園,所以又沿著人行地磚到炮台涼亭,隨意選一個往下的石階,又重回滿是大自然的步道裡頭,走著走著,經過了應該是學校的室內體育館的後頭,聽著籃球拍打在地板上碰碰碰的聲響,是一節青春無敵、揮灑汗水的體育課。沿著石板道繼續行走,會發現公園裡頭其實蠻多軍事遺留下來的建築,例如:哨站。
▲虎頭山公園裡的石板步道。
▲遇見了一個小圓型的平台,上面剛好有樹枝延伸,配上當日的藍天,煞是好看。
▲哨站。
走出公園後,就又會回到通霄神社旁,可以注意一下旁邊的低圍牆上,有著神社與鳥居,覺得有趣就拍了一張照留念。
▲本來以為是神社,看屋頂之後,覺得比較像社務所。
通霄神社&虎頭山公園
地址:苗栗縣通霄鎮通東里中正路8號
大眾運輸
火車☛搭乘台鐵海線至〝通霄車站〞後下車,出了車站以後,會看見前方左邊有間85℃,從那兒過斑馬線到對面並左轉,沿著中山路行走會遇一岔路為前往通霄國中,轉進去繼續前行就能抵達通霄神社了,步行約為550公尺,路途為小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