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為人知的客家擂茶,約莫是戰後隨著廣東省移民漂洋過海,帶來擂缽、擂棍和擂茶的庶民文化。之後在一連串觀光計畫推波助瀾下,在北埔鄉深耕茁壯,順勢發揚為家喻戶曉的擂茶重鎮。
那些年,有說不完的血淚史……
位於北埔老街的「天水茶房」是一間古色古香的木造古厝,映入眼簾是門口前擺放的復古式腳踏車,熟悉的畫面,立刻讓我回想起年幼時,父親騎腳踏車搭載我,而母親在旁邊攙著我的情景。
那些年,親情互動的畫面,一幕幕慢慢播放……
輕輕推開門扉,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木頭香與茶香,慢慢沉澱出故事的心情,而牆壁上掛著泛黃的景點照片,綿綿訴說著充滿歷史底蘊的老街過去,而店內古時農具的陳列擺放,讓我彷彿置身幼時住在三合院世代務農的氛圍。
那些年,我回去了……
就定位後,就開始擂茶DIY,我們首先將傳統材料包括綠茶葉、花生、南瓜子、黑芝麻、白芝麻這幾味,置入特製的擂缽中,用擂棍慢慢擂出油成泥狀直到香味四溢,而擂茶的過程須使用雙手力量持續研磨,煞費苦心,原來過去客家人因為戰亂、在外做客等物質匱乏的艱困環境下,將家中五穀雜糧炒熟與少許茶葉置於擂缽中慢慢研磨成客家美食,盛情款待貴賓,或是窮困人家作為日常的主食之用。接著加入茶湯,均勻攪拌數回至濃稠樣貌,再搭配玄米即可食用。
那些年,咬緊牙根,撐過來了……
這碗擂茶兼具日式抹茶香及花生、南瓜子、芝麻等濃郁香味,豐富多層次又清新,加上充滿嚼勁的玄米,滿滿幸福感瞬間湧流心中,而客家人熱情的好客精神與刻骨耐勞的性情,在「擂」茶的過程中慢慢傳遞出去。
那些年,擂出客家人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