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之故,近年有許多機會與外國駐臺使館接觸,無意間蒐集到各國使館或旅台人士心目中台北最好的家鄉味餐館,故自去(2018)年年中開始撰寫相關食記及遊記(連結選我)。俄國料理以粗獷戰鬥民族系的羅宋湯、魚子醬與大串烤肉著名,本篇要介紹位於大安區、外國人比台灣人多,講英語比較通的俄國餐酒館:M Cafe(官網在此)。
M Cafe在2018年11月才開張,M Cafe的”M”,指的是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城市瑪桑德拉(Massandra),以釀造葡萄酒和製作甜點聞名於世,不難猜測本店以「酒」作為主打。餐廳擺設走酒窖的風格,因為餐廳的前身就是酒窖,因此座位也不多。據來自聖彼德堡的老闆表示,店內許多擺設,例如人物畫像,都是俄國來的古董喔。
M Cafe餐廳一景(Photo Credit: 詹家安)
據聞本店的廚師在俄羅斯小有名氣,因此比起台北其他的俄羅斯,M cafe的俄國料理更加精緻。本次共兩人用餐,第一道是俄式小餡餅,白色是酸奶油,吃起來真的就像在吃餡餅,用手撕抓吃就好,建議要沾醬吃。麵包本身就頗有嚼勁,中間的餡料吃起來像德國酸菜。
俄式小餡餅(Photo Credit: 詹家安)
第二道是「俄式甜菜根馬鈴薯沙拉」,因為甜菜的關係(天然紅色是花青素的顏色,富鐵、磷及鉀)整道全部都是紅色的,一時之間有點分不清楚裡面包含了多少種食材。整體吃起來酸酸甜甜的,相當開胃。
俄式甜菜根馬鈴薯沙拉(Photo Credit: 詹家安)
第三道是經典的俄式牛腩羅宋湯,以甜紅菜頭為主料(所以湯色也大多為紅紫色),加入馬鈴薯、紅蘿蔔、洋葱和牛肉塊,及一勺酸奶油增加風味,吃起來就是甜菜味道很重、紅色版羅宋湯。俄國人吃湯習慣配麵包,麵包上面白色的是豬的脂肪,黃色是酸黃瓜,一口吞下,頗有蒜泥白肉(但沒有肉只有油),佐酸黃瓜和醬油辣椒醬(但沒有醬油只有辣椒)的風味與氣度。
俄式牛腩羅宋湯(Photo Credit: 詹家安)
第四道是源自土耳其的烤架雞肉串,香嫩多汁,十八世紀中葉傳入俄國。一上來整桌香味四溢,香嫩的雞肉是我的最愛,烤肉醬對這道料理有相當的加分,味道有點像高級的Dorritos騷莎醬,口感綿密的馬鈴薯泥也很好吃(延伸閱讀:她思鄉你吃香:資深外交官的口袋清真餐廳(土耳其))。
烤架雞肉串(Photo Credit: 詹家安)
最後是主食的布林餅系列。布林餅是俄國的代表食物,口感有點像加厚版的法式薄餅,傳統的布林餅包裹著魚肉與魚子醬,新式的則有各種可能的餡料,本次點的菠菜泥布林餅佐番茄騷莎醬,菠菜泥布林餅其實有點吃不出菠菜的味道。騷莎醬的味道大概有加入醋,所以有點像高級的泰式海鮮沾醬,其實蠻好吃的。二訪時我所點的奶油雞肉布林餅,裡面有蘑菇、雞肉等,吃起來有點像東歐麵糰子,也是不錯。
菠菜泥布林餅佐番茄騷莎醬(Photo Credit: 詹家安)
奶油雞肉布林餅(Photo Credit: 詹家安)
飲料嘗試了「俄國可樂」格瓦斯。格瓦斯自古以來在東歐就是很常見的一種飲料。據說,格瓦斯最早就是利用沒有吃完的麵包干與麵包屑所釀造出的飲料。在彼得大帝時代,格瓦斯逐漸成為了流行於各階層的飲料。口感酸甜,有點淡淡的啤酒味。
格瓦斯(Photo Credit: 詹家安)
本店的氛圍很適合點些小酒,搭配上魚子醬可就是人間享受了。本店的酒窖也是一絕,收藏了許多珍奇的寶貝,並依照年份陳列,甚至有祖父級,一瓶價值百萬的酒也在裡面,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請老闆開酒窖一賞。
M cafe的酒窖(Photo Credit: 詹家安)
M cafe的酒窖,不難看出紅酒已相當具有歷史(Photo Credit: 詹家安)
附上完整的菜單供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
M Cafe菜單(餐廳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