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筍又名菰蔣草、美人腿,是埔里的特產。埔里地區種植最多的地方品種為早生青殼種,主要產期在清明前後與中秋前後收割。老莫愛吃筊白筍,但不曾看過筊白筍如何種植,所以這天來到埔里的日供農產,參觀了筊白筍園,特別興奮,緩步踏在田埂上,細細聆聽眾擲筊白筍農趣的點滴。
日耕是由農家第三代、七年級末的青農夫妻經營,青農離開原本職場,於2016年開始他的務農之路。早期爺爺配合政府轉作,開啟了與茭白筍的緣分,由父親開始種植至今已30餘年。
原來筊白筍園的水深到腰間,必須著青蛙裝,頭戴斗笠、腰間配帶鐮刀,並拖著塑膠箱,是筍農標準的採收裝備。
青農利用自有的4分地,嚐試有別於父親種植方法,用生態農法法來種植,引進埔里乾淨的山泉水,捨棄灌溉溝渠的水,可避免上游的水源被汙染,堅持不使用除草劑,鋪抑草蓆,並採用草生栽培、魚筊共生、浮萍為被的方式照顧自然環境,給顧客新鮮安全的筊白筍。
青農表示,這裡會僅在育苗期用藥,以防止常綠飛蝨與二化螟蟲,一旦蛀咬染病整株發黑,造成整園的損失。並採用生物防治,用蘇力菌的毒蛋白破壞二化螟蟲的消化系統進而消滅死亡。
除了病蟲害外還有紅冠水雞的威脅,牠飛行距離不長,會亂啄筊白筍試味道,如果不好吃就東啄一個洞,西啄一個洞,挑好吃的吃。通常啄壞的筍子就得淘汰丟棄,不作販售。
另外低溫乾燥容易有銹病,悶熱潮濕會有胡麻葉枯病,葉子會有斑點通常會以窄域油噴灑植株表面,減少黴菌孳生。
剛採收的筊白筍,做了簡單的處理與清水後生吃,多汁甘脆。
筊白筍料理
參觀完筍園後,女主人特地用自家產的筊白筍做了幾樣家常料理,有川燙筊白筍、
川燙筊白筍
最常見的料理,把整枝筊白筍做川燙,吃得到筊白筍的鮮甜。
胡麻筊白筍
若要豐富口感,可將川燙過的筊白筍切片淋上胡麻醬也很對味。
金沙筊白筍
將筊白筍川燙後切成適當的長度,鴨蛋黃與蒜頭與韭菜花切成末拌炒後鋪在上頭,有鴨蛋的鹹與筊白筍的鮮甜,喜歡吃辣可加辣椒配色與香氣。
鮮蔬燴筊白筍
用當季的食材有玉米筍、木耳…等,用蠔油下去拌炒後勾芡增加光澤,為了盡量吃到蔬菜的原味,調味少越能吃到食材的鮮甜才不會被蓋掉它的風味。
日耕農場的宅配規格
有別於市售長枝的規格,日耕農產的包裝截掉不可食用的尾端,每隻大約18-20cm長,長度小於鍋子直徑,方便帶殼入鍋川燙或蒸煮,較能保留鮮甜,每包重量600公克。
川燙或蒸煮只要筍子的截面由白色轉為透明色,代表已熟,是最佳的賞味狀態,煮太久反而甜度流失纖維變老。
與市售相比,由截短的的關係,筍肉比較多,同樣一斤重,消費者相當於多了一兩枝的份量,比市售划算。目前每包100元,一次買20包有免運費優惠。
想要嚐鮮的朋友可在清明或中秋採收前後上網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