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桐花五月雪,如今氣候變遷、時序錯亂,桐花一年早開、一年晚開,花季總不拖過五月中旬,不至於演變成六月雪便是了。
60年代初,油桐花的栽植通常是為了取種子榨油,做為木材防護作用,或是將油塗在紙傘上成為防水塗料。前人可萬萬沒料到,時過境遷,現今油桐樹的數量遠勝往昔,最大的功能,竟然會是人們追逐季節花卉的休閒娛樂之用了。當然,也造就了全台許多知名的賞桐景點。
往年還在追花的興頭上時,時候每一接近,總計畫著該往哪裡去拍桐花?結果最後還是摩托車一騎,從汐止上山,一路騎到平溪看人放天燈去。這一條蜿蜒的汐平山路,大約畢竟不算景點,健行也不易,因此遊客實在並不多,彷彿成了我的私房秘境,使我去了一次又一次。
北台灣的多雨是不消說了,今年不比往年多,亦不比往年少,汐平公路的桐花,這時候應該又白了山頭了吧?我懷念起從前車子一騎到平溪的傻勁,遂將封存於光碟中的桐花釋放出來,又是美好記憶的延續。
還記得那年,剛買了單眼相機,興沖沖上汐平公路結果一朵桐花也沒見到的錯愕——太早去了。最美好的相逢往往只發生在正確的時間點,過早過遲,都只能將那份遺憾美化為可堪回味,然後為遺失的記憶重添些與事實不相符的細節。
不玩記憶拼圖,希望來年能找回初衷,繼續上汐平公路「追桐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