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寮山區小村落竟獲聯合國跨政府組織認證!就讓深度小旅行來一揭「和禾水梯田」獲國際注目的奧秘吧。

2017-07-25 文字:林志豪

這裡的山景很美,這裡的梯田很壯麗;這裡的空氣很清新,這裡的人也很努力。就在這裡,在貢寮的山區,早在2011年就被聯合國跨政府組織平台「國際里山倡議夥伴IPSI」列入案例研究。是怎樣的歷程,讓這看似偏僻卻僅距台北市中心1.5小時車程的山區,吸引了國際上的目光?新北市政府觀光局和在地農人推出完整的深度小旅行,讓民眾可以藉由完整的遊程規劃,一窺這山中的奧秘。這裡是貢寮的「和禾水梯田」,充滿了對人與自然的友善,致力串流人與土地之間的生命力。
▲遊客們坐在禾和水梯田的田埂上,享受著稻禾的味道與景色。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水梯田」源自於在崎嶇山地,農民為了可以在有限的耕地進行農作,進而發展出來的耕作法。有別於一般平原可採取大量的獸力或機具輔助耕作,水梯田的工作相當辛苦。如同在地導覽A君所言:「過去這裡全部都是綿延山田,割稻要割兩個月,光是抱著稻子去打榖,一個暑假下來的腳程就像是跑到高雄。」禾和的農戶不能向天討太多,那就善用大自然的資源與運作吧。農戶們放棄了速度與產量的追求,使用淺耕方式來減少地力的損失,並且循環資源避免河溪優養化,讓各種生物在潔淨豐饒的田地相生相剋,也因此,獲取了田野慷慨的自然賜予。
▲水梯田對於山地水土保持有著十分優越的儲水淨水能力。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水梯田一偶,耕牛躲進田間的水塘裡避暑。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水梯田的特色在於含水。天雨被農人沿地勢引入層層水田,減緩了大雨洪峰的衝擊;年年修整的田埂與牛在中上游踏層以滯留降水;而生物利用和田泥過濾之後,再慢慢地向下坡滲流。形成了緩緩釋出的潔淨水源,供養著東北角居民。

▲返鄉農作的青年劉恩豪,在農作之餘也投入在地導覽。他將會帶領遊客們在水田裡尋找昆蟲與動物,了解水梯田與生物共棲共生的相互融合。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另外,共生也是水梯田與大自然的恩賜。這裡有超過500種生物與稻禾一起成長,牠們曾是台灣田野最熟悉的鄰居。然而時至今日,在生存環境備受威脅的困境下,在禾和水梯田找到了共同安居的家園。在周邊森林及草原的動物們,也在水田覓食飲水共浴,補償他們因為人為整治發展而減少的濕地棲息處。
▲劉恩豪示範如何在水梯田中,以簡單的器具就可以撈取到許多的昆蟲與動物。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由於在地農人們的努力,田中充滿著許多昆蟲動物,遊客們幾乎不費工夫即可迅速撈起。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導覽人員郭俊麟依據現場遊客所撈取的昆蟲,就在田邊配合圖卡講解這些昆蟲動物的特色,十分的寓教於樂。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和禾水梯田優越的涵水能力,同樣的也讓河溪滋養茁壯。台灣河溪中約有3/1的魚蝦蟹,必須在洄游旅程中完成生命史;和禾水梯田不只穩定了溪流中的水質水量,也是牠們壯遊路上食物豐富的補給站。健全的水系也是山海間的生命臍帶,維護了漁業的可持續性。在山線小旅行中,在地導覽人員與導遊將協助遊客們直接走進溪流中,進行溪流觀察。
▲山坡下的溪流,因為水梯田可穩定水質與水量,因此溪流沖同時也充滿了豐富的水中生物。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遊客們在溪旁不但可以聽取導覽人員對於溪流生態的解說,也可以下水進行體驗。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遊客們將使用觀察箱,體驗與水中生物的互動。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由於溪裡豐富的生態,遊客們可以輕易的撈捕到許多生物。當然,在導覽團隊解說完畢之後,將統一讓生物們回歸溪流。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導覽人員同樣也針對遊客們所撈捕到的生物,在溪畔以圖卡方式進行講解。讓遊客們了解水生生物、禾和水梯田與附近地形的相互關係。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大量的蝦蟹都在禾和水梯田山坡下的溪流裡,自然的生長。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除了水梯田,貢寮山區過去曾經是台灣重要的桂竹產業聚落。這裡的農人們善於利用不同竹子來製作器具。跟著農人們進入竹林,漫談竹子的不同特性與利用方式,無形中也是讓遊客們擴展了對於大自然的視野。而農人們也會示範利用竹子製作「竹水槍」,讓大人們回歸孩提時代的樂趣,而孩童們也可在這裡實際製作完全屬於自己的水槍,平添無數樂趣。另外,農人們也會教導遊客如何利用山中摘取的樹葉、花卉,製作美麗的印花布。
▲在地農人將會教導遊客們,如何利用簡單的工具,DIY製作「竹水槍」。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利用當地摘取樹葉花卉,也可以製作出美麗的天然印花。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和禾水梯田由在地農戶、林務局與人禾基金會共同組成了「和禾生產班」,以友善農業為工具,修補或是補償已受損的生態系。而更進一步的,他們成立了「貍和禾小穀倉」,由在地企業來進行農產品銷售、農村體驗等。如今,他們有了完整的在地導覽、生態解說與體驗農家日常的「新北貢寮山線小旅行」,讓習於都市鋼鐵叢林的現代人,得以在山林稻田內,感受到與大自然共處的欣喜。
▲「田邊聊寮」目前正是拜訪和禾水梯田的第一站,在這裡不但可讓導覽人員進行解說,也是遊客們中午用餐之處。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遊客們的午餐,由禾和農人以在地食材來烹調,十分具有農村風味。圖片:數位編輯林志豪攝影


「與土地對話」,是現代人在享受科技的便利與經濟的發展後,重新省思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是否繼續傷害?或是積極保留?或是還有更多的相處之道。在新北市的貢寮山區裡,有著完善的團隊,他們不僅與土地進行對話,還進行解構與理解,為的是要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願景。他們的理念在於自然保護是必須的,但也許這樣還不夠,應該擴大到多樣化的生態系統;現代科技非全然是環保之敵,也許要與傳統知識進行融合會有嶄新的思維產生。
▲導覽人員郭俊麟在貢寮山區制高點,緩緩地訴說在地農人在水梯田的努力。

而禾和在田地、社區與自然環境的相互融合,完全符合了合國跨政府組織所推行的「國際里山倡議」。也許民眾對於里山倡議很陌生,但是喜愛去日本旅遊的台灣消費者們,一定會很熟悉日本三大合掌村-「京都府美山町、岐阜縣白川鄉,福島大內宿」。其實,日本合掌村本身就是里上倡議的原型和成果。而貢寮除了有著享譽全台的便當、海灘,在山中,仍有著一群人努力的與大自然共榮共處。而這樣具有知性、深度、童趣的小旅行,更是親子間最佳的旅遊回憶。

 

想要了解更多的「貢寮山線小旅行」,可至以下網站或電話洽詢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http://tour.ntpc.gov.tw/zh-tw/
時報旅遊網站 http://www.cts-travel.com.tw/C/tw/home;電洽(02)2558-9667(週一至週五9:00~18:00)


本新聞訊息由新北市政府、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與貍和禾小穀倉提供;窩客島數位編輯林志豪 編輯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