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機車旅遊的潔妮
過去和團員或車友出去騎車
已經有多次經過《 兩蔣文化園區 》
不過一直都也只是...經過
而沒有真正入內好好參觀過
這天阿啾把握潔妮要回高雄前的一些時間
帶潔妮來走走看看:)
兩蔣指的是兩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及蔣經國父子。
園區的範圍,狹義為專指慈湖,
廣義則涵蓋了桃園縣轄內的慈湖陵寢、頭寮陵寢、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大溪鎮公會堂、大溪中正公園、復興鄉角板山行館及角板山公園等。
1949年(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臺,總統蔣中正以桃園角板山為公餘休憩場所,
並分設角板山行館、復興賓館及洞口賓館等。
1975年,蔣中正逝世,政府挑選桃園慈湖作為陵寢所在。
1988年蔣經國去世,蔣家後代亦選擇不遠處的頭寮作為陵寢地點。
雖經多年政經重大演變,兩地仍常為官方活動的重要場所。
2005年,由桃園縣政府主導規劃,縣內民間力量極力配合,
開始以兩蔣為主角,結合人文,休閒,觀光等政府民間資源整合相關帶狀景點。
文化園區的概念十分先進,採計「沒有圍牆」的區域景點規劃,面積涵蓋縣內大半面積。
另外,以園區旅遊為主軸,確立成為臺灣觀光大縣的經營目標。
在此目標下,園區推廣舉辦了許多相關活動。
除了遊客管制的後慈湖地區及少數特展場所所需門票外,
大部分園區均採不售票方式對外開放。
(資料來源)
停好車車
我們慢步走向【慈湖紀念雕塑公園】
慈湖紀念雕塑公園由大溪鎮公所設立於西元1997年,
西元2000年2月29日舉行園區首座銅像(高雄縣捐贈)移置典禮迄今,已設置152座銅像。
全公園內最大的是由高雄市捐贈的銅像,
經過桃園縣政府與大溪鎮公所修復後於2008年4月5日重新開放參觀,名為傷痕與再生,
是全世界唯一為單一個人的雕像所設立之紀念園區。
銅像中有大家熟悉的全身、半身像,多半由學校或機關捐贈,
也有坐姿與騎馬的塑像,
每一座雕塑皆具藝術價值。
(資料來源)
這天天氣不太好
天空呈現灰白色 -..- 拍照好難拍阿...
【慈湖紀念雕塑公園】其實是個蠻適合散步的地方
整個公園以步道的方式
將一區區的雕像串連起來
沿著步道
看著很多以前在校園中所熟悉的蔣公銅像
其實還蠻懷念的:)
沿著充滿綠蔭的小徑
我們來到【後慈湖】
新月形的後慈湖發源於白石山上的小溪澗,原名「龍過脈埤」,為桃園農田水利會灌溉埤塘,
蓄水面積為4,1076公頃,蓄水量有177,500立方公尺,
灌溉面積達117,29公頃,主要灌溉地區為大溪三層地區。
1950年代,蔣介石行至百吉隧道口,因座車無法繼續前進,改乘轎子,
繞經慈湖地區,見此地景色近似故鄉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留下深刻印象,
直至1955年由板橋林本源家族提供慈湖周邊19頃土地,作為興建行館用地,
於1959年6月13日興建「洞口賓館」完成, 1962年10月更名為「慈湖賓館」。
1962年配合總統府疏散計畫,經蔣介石指示購地,於後慈湖地區興建防空洞作為戰時指揮所
,並興建官舍,做為總統府秘書長、參軍長、及副秘書長等辦公處所,
至1975年4月5日,蔣介石逝世奉厝於慈湖,改稱為「慈湖陵寢」,
並設立慈湖陵寢管理處,負責接待管理服務等任務,
後慈湖五棟辦公室亦移交陵管處代管,至2007年11月移撥桃園縣政府管理。
(資料來源)
沒有看到天鵝耶 ˊ ˋ
好失望
來到【慈湖陵寢】
慈湖原稱埤尾,因臨百吉隧道出口又稱為洞口,
蔣介石善愛此地景緻似故鄉奉化,於1959年完成「慈湖行館」,
並為思念慈母王太夫人,於1962年改名為慈湖。
1975年奉厝後改為慈湖陵寢,陵寢依山面水,坐北朝南,
為仿四合院閩浙形式的磚造紅瓦平房,左右圓洞門可至側院,後方山壁設有一處防空避難所。
慈湖除了謁靈,最重要的觀光點是儀隊的換班儀式,每日九點起每個整點的衛兵交接儀式(遇雨取消)。
這天我們剛好遇到儀隊交接
趕緊衝上前去拍照錄影
看完交接儀式
跟著一堆阿陸陸觀光團排隊向蔣公陵寢致敬
裡頭不方便拍照
於是潔妮就只簡單拍了一下院子的樣貌
離開陵寢
我們又慢慢散步前往【慈湖遊客中心】
裡頭展示著不少珍貴歷史文物與照片
還有紀念章可以蓋
和潔妮一樣喜歡蓋章留念的朋友可千萬別錯過哩
遊客中心前
Q版的兩蔣銅像頗可愛
然後這是阿啾一直撒嬌想買的俄羅斯軟糖
當然最後潔妮有讓阿啾買啦XDDD
冰冰的軟糖好軟Q
裡頭包有脆脆的核桃
真的很好吃喔
強力推薦大家可以買來當伴手禮
我們也買回高雄給潔妮爸媽吃喔
地址:桃園縣大溪鎮復興路一段1097號
GPS定位:N24°50’25.8” E121°17’35.3”
電話:(03)388-3552
營業時間:0800 - 1700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國道三號高速公路下大溪交流道,轉台3號省道接台4號省道直行,
至32.6K處埔尾依指標左轉,接台7號省道直行至慈湖停車場即至。
大眾運輸:
搭乘台灣好行巴士慈湖線於慈湖陵寢站下車即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