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多到達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順利出關後馬上展開參觀,
機場離市區不遠,來到市區第一個景點
“羅馬尼亞鄉村博物館”Muzeul National al Satului "Dimitrie Gusti"都還沒十點呢。
鄉村博物館成立於1936年,位於Herastrau湖邊,面積有十公頃,
是一座介紹羅馬尼亞農村建築、民間藝術和農民生活習俗的露天博物館,
收集並重建了來自全國各區的建築與文物,包括房舍、教堂與各種工作坊等,
目前有六十幾座建築群,有兩百多座建築和許多屋內收藏品,
年代從17世紀到20世紀初都有,反映著各區域的地方與時代特色。
穿越入口門廊,大家在建築物下稍等,入口這建築感覺從裡面看比較美。
廊下有個攤子,賣的是彩繪蛋,有的是真蛋,有的是木頭。
從建築往裡面看,這棵大樹很吸引我,
看葉子應該是櫟樹,就是小松鼠喜歡抱著可愛果子的那種。
園區很大,大家集合後,就跟著導遊走囉。
那天很幸運,遇到幼兒園小朋友的暑假活動,他們正在表演唱歌,好可愛。
接著先往右邊走,首先來到這家,有個大木門,門內還有攤販賣東西。
看地圖應該是來自於Maramure地區的 IEUD household,建於1890年,
裡面蠻深的,除了主屋,還有穀倉、馬廄、豬圈、秣草棚等附屬建物,
由此可知當時此區域主要職業是畜牧業與農業。
往裡面走經過一棵大樹,葉形像小的菩提樹,但葉緣鋸齒狀,還有果實。
本來不知道這是什麼樹,後來在超市買到椴樹Linden茶包,
用智慧鏡頭搜尋,似乎就是這樹。
舒伯特曾寫過一首菩提樹,標題是Lindenbaum,其實應該是這個椴樹!
庭院裡還立了好多麥草,看起來是在曬麥子,
一個個圓錐狀,就像台灣農田收割時的稻草一樣。
它的後面就是穀倉、馬廄、豬舍和秣草棚。
主屋是一棟漂亮的大房子,有柵欄的前廊,柵欄上放了盆花。
斜屋頂是要讓雪滑下的,上面有兩個像眼睛的通風窗口,很可愛。
最上方屋脊有一排裝飾,樣子像人影,也像灌木叢或小鳥、小花。
這一家蠻大的,也象徵著主人在社區中應有不錯的地位。
接著走到隔壁4號 Bancu houshold,這家從Bancu村來的農家是1862年的建物,
和隔壁一樣有個漂亮的木門,這木門上方還是個鴿舍,有很多洞口喔。
我們站在門口聽解說,小貓慵懶的趴在門口一動也不動。
進入後右邊建築是穀倉和馬廄,
正前方是主要的住房,旁邊有個夏季廚房,還有花園。
夏季廚房在18、19世紀很流行,因為夏天煮飯會很熱,
在住房外另外蓋個戶外廚房才不會讓住房變熱。
跟著導遊經過Rusetu household,來自Buzau的這棟建築是1876年的建物,
這地區是羅馬尼亞平原的畜牧區。
白牆、藍門與赭紅色屋頂都很搶眼,院子裡除了小花園,後院還有雞窩、豬窩。
Dragomiresti Church高聳的鐘樓與十字架讓人遠遠的就能看見它,
它來自Maramures地區,韃靼人1717年入侵Transylvania外西凡尼亞,
燒毀這地區村落,也破壞教堂,後來1722年又建了新的,
以河石為地基,雲杉為樑,接榫建造起來,鐘樓高約27公尺。
當時木匠用建造農家的方法來蓋教堂,特別能顯現這地區的建築特色。
教堂旁有個小墓園,最前面這個墓碑顏色鮮豔,
這風格的墓碑是來自北邊靠近烏克蘭的Sapata歡樂墓園 Merry Cemetery,
1935年由木雕師 Stan Ioan Patras 開始用亮色與素人畫家風格雕刻墓碑,
碑文也都相當幽默。
據說這歡樂墓園還成了全國著名景點,我們無緣親臨,至少在這兒能看到!
Chiojdu Mic household是十八世紀初的建築,
兩層建築形式看起來比較豪華,象徵著Buzau地區的經濟發展繁榮。
這平面層是工具和食物的儲藏室,樓上才是住的地方,
屋頂則用魚鱗方式疊上去,屋脊也有一排可愛的裝飾,
這房子還出現在羅馬尼亞十元紙鈔上喔。
路過 Timiseni Church的背面,它是來自羅馬尼亞西南部Oltenia地區的宗教建築,
建於1773年,因為天氣侵蝕與棄用,以及煤礦的擴張,這教堂差點就要被毀了,
還好2002年在教區居民同意與礦區開發金援下,才搬到了這個博物館保存下來。
教堂地基是石灰岩,底木採用大的櫟木/橡樹,用榫接方式來建造。
旁邊院子裡竟然有半穴居的房子,這是十九世紀初在Draghiceni的房子,
外牆用許多橡樹木板,內牆則是用磚砌,中間還放了叉狀樹幹以支撐樑。
屋頂是用蘆葦桿、泥土和稻草交錯蓋上去。門框雕刻了一些圖案,蠻講究的。
房子呈現L型,後面有個煙囪的地方是廚房,
步道下方還有屋子,是個十九世紀初用水車的磨坊。
仔細看,旁邊是湖,沿著湖邊也有步道。
經過一家有賣餐飲的小客棧La Bariera,
它來自十九世紀初的Valenii de Munte村落,以前是商人和牧羊人往來通過的地方。
旁邊有個釀造葡萄酒的大桶子,不禁讓我想起老家的酸菜桶,但酸菜桶要大得多。
往前一點,河邊有幾個房子都有水車,這裡是織布工作坊,
建築來自錫比烏附近的村落,大約是在1900年前後發展出來的。
錫比烏我們之後會去唷。
接著就可以看到路邊有個老舊的風車,當時是用來磨穀物的。
這個來自Sarichioi的風車是在十九世紀前半葉建的,
結構體是橡木,牆和屋頂則是用冷杉木板。
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可以儲藏裝袋穀物和工具,
上層則是磨玉米和小麥的兩組大石頭。
風車對面這家白牆藍窗是從Jurilovca來的,起源於黑海海岸,
是十九世紀末典型的利波萬人Lipovan住宅。
這房子建於1898年,以石灰岩做地基,泥磚做牆,用蘆葦桿做屋頂。
我第一次聽說利波萬人,他們是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離開俄國的俄羅斯人,
在羅馬尼亞的利波萬人有三萬五千多人呢。
房子前院有個蠻大的窯,旁邊有些平台可放東西,也算是夏天廚房。
河邊有個船屋,是二十世紀前期的建築,
來自於黑海、多瑙河三角洲地帶等會從事捕魚業的地區,
除了停放漁船,也會在小屋修補漁船縫隙。
湖邊除了有磨坊、漁船,還有榨油和做葡萄酒的地方,
這座壓葡萄製酒的裝置來自於布拉索夫縣的Mensendorf,建於1864年。
導遊說羅馬尼亞的葡萄酒可是全球前十大產量喔。
我們走到園區最北邊就準備回頭,轉個彎來到Rapciuni Church,
這座建於1773年的教堂是博物館在1958年從淹水地區Rapciuni拯救出來的,
眼前看到的五角形外觀是祭壇所在的半圓壁龕,牆壁是用雲杉木接榫疊起來的。
入口門廊在前方,不太大,是由八根柱子撐起的四方形門廳。
門口這幅圖代表最後的審判,有天堂與地獄之分,在許多教堂門口也都能看見。
世界末日時神會對人進行裁決,分為永生者與打入地獄者。
左邊的人群頭上有光環,是到了天堂。
右邊人群頭上沒有光環、仰望上方,下方還有兩隻怪物。
很典型的東正教教堂,中間有個小門,是神職人員舉行儀式時進出的地方。
牆上有各種聖人畫像,門的左右分別是耶穌是聖母瑪利亞。
祭壇上方天花板是十二角形拼成的。
附近有同樣來自Rapciuni地區的農舍,小屋構造簡單,是19世紀前半葉的建築,
門廊較窄小,屋頂陡又尖,突出的屋簷剛好可以遮蔽門廊。
院子裡還有個棚屋,是由會產生松脂的木頭做成,
夏天時可以放多收集回來的乾草,或是當作夏日廚房使用。
往前走可以在路邊看到一口井,
這井不是在家裡,在家園外面就是大家都可以使用。
後面的房子看起來沒那麼古老,是19世紀前半葉在Radesti的房子,
2008年才捐給博物館的,比起其他建物算是比較新的。
導遊解說到這裡,之後大家就自由參觀,在指定時間回到門口即可。
我在後面拍照,而且發現相機還是會過曝,一直落後隊伍。
之後往回我就自己走,沿路也都是鄉村傳統建築。
右邊這棟是北邊Fundu Moldovei村落裡的建築,建於19世紀末,
包括了主屋、穀倉、用作夏季廚房的戶外小屋和汲水井,
不過我只拍到主屋和隔壁屋子,沒有拍庭院裡的建築。
主屋建造在石頭上,牆面用冷杉木接榫疊成,
上有木板釘成的屋頂,門廊有木板做成的女兒牆,
門邊和窗邊都塗上白色灰泥牆,蠻顯眼的,也是這個地區的建築特色。
路過一個高腳儲藏小屋,不禁讓我想起泰雅族的儲藏屋。
這棟19世紀初建造的兩層樓房子是從容易淹水的Gorj地區來的,
也代表著這家人是較富有的農夫。
樓下是儲存工具和食物的地方,樓上則是居住的地方。
後面有些不是木頭做的房子,看起來是比較接近現代的房子,
這房子來自Banat平原地區的Sarbova村,建於1821年,
村民主要從事農業,也會養一些牛和羊,還會種葡萄。
房子用磚塊蓋成,屋頂覆以磁磚,面向街道的牆上還會寫上主人家的姓和建造年份。
快要回到門口時,看到好大的茅草屋頂建築,
院子裡有小朋友在捏陶,可能是另一個暑期營隊吧。
這個院子裡有兩棟建築,是來自Fagarus地區的Dragus村、19世紀末的建物,
這區域的人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尤其是養水牛,所以穀倉牛舍比較大。
因為我站在主屋的門廊上拍照,所以沒拍到主屋。
大家應該也都注意到了,這些鄉村農舍不是只有主屋,通常庭院裡都還有其他建物。
前面導遊帶著走,都沒有參觀室內,來到這裡我很好奇爬上主屋的階梯,
這家室內真的有展示,真是太好了。
客廳裡有許多織品,還掛了許多上了釉的陶盤,
民間創作的豐富,賦予了Fagarus地區特有的內裝。
右邊掛了兩層搖籃,一層是給洋娃娃的,可惜沒有拍清楚。
另一小間門廳展示了工具,同時也是食物儲藏室。
大茅草屋外面有個磚造宗教小亭,有四根大柱子,尖屋頂用磁磚覆蓋,
柱子上方有溼壁畫,下方則漆成白色。
這一座建於十九世紀中,來自錫比屋村子外圍。
這類亭子通常會建在村子外圍、十字路口、邊界、井邊、墓地,
或是建在為了紀念有人死去的地方。
最後繞回到門口內第一棟屋子。
整個園區有許多攤子在賣紀念品,這裡有一攤在賣民俗服飾,
白色上衣搭配傳統花紋蠻素雅的,
但我想起曾在匈牙利買過類似的,後來也很少穿,所以就沒買了。
這棟房子面寬蠻大的,建在大的台石基座上,門口外面有樓梯接上門廊,
當天門廊外有幾個少女在做串珠,我們後來也坐在門廊椅子上休息。
這棟建築建於1876年,來自於Nasaud縣,門口中間有兩道引人注意的門,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分成兩家。
這一家的室內也有展示,有許多織品和陶盤,甚至有織布機。
中間還有一個特殊的裝置,很好奇是做什麼用的。
另外一間掛掛了許多大件織品,牆上放橫樑上也放了些木雕畫作品,
感覺這家的經濟狀況不錯。
羅馬尼亞面積238391平方公里,是台灣的6.6倍,
雖然園區依照地區分區展示,但我們對他們的行政區和地形不熟悉,
走走逛逛也只能看熱鬧,無法很深入瞭解。
在這鄉村博物館停留一個小時多一點,走過北邊一大圈,
對於十七至二十世紀的鄉村建築有些概念了。
看園區地圖,南邊也有一區,好像是比較新的,我們都沒走到哩,
要是自由行,就可以停留更久一些了。
羅馬尼亞鄉村博物館Muzeul National al Satului "Dimitrie Gusti"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