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社寮敬聖亭
社寮開漳聖王廟「武德宮」
竹山社寮敬聖亭創建清咸豐11年(西元1861年),西元2006年07月11日公告南投縣定古蹟;座落於社寮開漳聖王廟「武德宮」(創建於清乾隆26年,舊稱聖王廟,地方生員曾在廟中左側廂房設立學堂)左側金亭的後方,建於清咸豐11年(西元1861年);最初是由社寮鄉紳陳凌雲(生卒年不詳)捐錢倡建,依據亭上由郡庠生游鳳鳴撰勒之碑記所記載,當時的出資贊助者還有內閣中書林鳳池(1819-1866)、許多位的監生及武生、和地方人士;清光緒5年(西元1879年),童生陳大成(生卒年不詳)等人捐資重修。
竹山社寮敬聖亭修復碑記
在新寮聖蹟亭遭車撞毀後,竹山社寮敬聖亭成為南投縣全境唯一僅存的清代建造之敬聖亭,但民國88年(公元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敬聖亭也在震災中支解毀壞,直到民國90年(公元2001年)才依原貌在現址重建完成。
敬聖亭又叫做聖蹟亭,俗稱惜字亭、敬字亭、惜字爐、字紙亭,是昔日文人焚化寫有文字之紙張的地方,彰顯著敬重文字、珍惜紙張的儒家思想,也蘊含對於倉頡造字和蔡倫造紙的崇敬。在讀書人最重視的文昌宮前常建有惜字亭,並由社會仕紳賢達籌組惜字會,由會員輪流主事,稱為爐主。會員則捐錢僱人四處搜尋被遺棄的字紙,洗淨曬乾後再集中火化,並對字紙灰「聖蹟」加以薰香及妥善包裹後供於倉頡牌位前。
社寮敬聖亭上層
竹山社寮敬聖亭是一座戶外的亭宇式建築,座北朝南,以當地產的砂岩雕鑿砌造而成。亭分二級,由二層方形實體與屋簷構成,總高235公分。最上層為石砌翹脊廡殿屋頂,呈現出簡易的歇山形式;正、背兩側雕如筒瓦屋面,左、右側則刻如板瓦屋面;第二層亦為廡殿屋頂,但四面全雕成板瓦屋面。
社寮敬聖亭下層
敬聖亭的立面分為兩段處理,下層正面開圓拱形門洞,上方扇形橫額題有「敬聖亭」三字,門洞兩邊有聯鐫「有能付丙者,便是識丁人」;左、右、背側為石板構成的牆面,各面上方都鑿有扇形窗洞以供通風及排煙;亭身左側刻有臺灣府學庠生(秀才的別稱)游鳳鳴撰勒之碑記,右側則刻有捐建名錄,但部分內容早已風化不清。
社寮敬聖亭下層
社寮敬聖亭因為岩石打造、而非磚造,故無彩繪、剪黏等裝飾,僅在四周表面刻有浮雕。上層四面浮雕皆採「壓地隱起」的石雕技法,並以吉祥圖像為主題,包括有:分別代表「福、祿、壽」的葫蘆、花鹿、及白鶴,和寓意「節節高升、正直貞節」的竹,下層背立面以「剔地起突」技法雕刻麒麟。
社寮敬聖亭旁邊還有一塊清嘉慶二十四年立的石碑
武德宮於嘉慶24年(1819年)由水沙連社通事丁首黃林旺等,捐資第二次大整修,並將未開墾土地,給墾收租,捐置為廟之香火田,立碑存證。
這次造訪了 Loading...
檢視較大的地圖與紫南宮永濟義渡碑、香火田碑,看到一旁的竹山文化資產導覽圖,才知道還有一些人文、古蹟值得去拜訪。
拜訪日期:2023 12 17 黑皮的天空 2023 12 31
資料摘錄:
竹山社寮敬聖亭-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mo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