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旅行的朋友一生至少要追一次馬祖藍眼淚,我跟旅伴們連續追了兩天,從南竿再追到西莒,沒拍過藍眼淚不懂它夢幻之美,但是藍眼淚該怎麼拍呢?出發前查了資料,到現場才知道不僅要懂得拍,更值得關切的是安全問題,攝影人為了追淚果真是高山、峭壁、懸岩邊都會去,誠摯建議要找在地人帶路,保證拍得到也能避免危險。
藍眼淚出現的季節是在3-9月,但是爆發期在4月到6月,因此這段時間人潮多。到達馬祖的時間點剛好氣候不好,我們是媒體踩線團,感謝主辦單位安排馬祖專業追淚攝影人周小馬帶隊,他說淚況不佳但是一定能找到地點讓大家都拍到藍眼淚,差別只是淚多淚少,依潮汐安排時間、地點。
搭船前往西莒走訪了位於西莒島東北方的菜埔澳地質公園,澳口因為盛產紫菜而得名。
菜浦澳沿岸自然地景地貌屬典型花崗岩錐狀形,地勢起伏極大而且陡峭,花崗岩脈呈放射狀深入海中。
花崗岩岩質堅硬,長期受風化解體以及波浪侵蝕作用,多形成崩崖、險礁等地形,因此海濱地形十分多樣化。
這裡有一部分還保留軍事基地,基地前不可逗留以及拍攝,前方堤岸以及後方地質公園都是公開可自由進出。
照片看似無風無雨很平靜,其實當日白天風就很強勁,建議端午前往馬祖旅行要注意氣象,尤其夜晚拍攝藍眼淚一定要帶上厚外套、保暖帽子。
很幸運沒下雨讓我們順利走上後方地質公園,走訪海岸記得穿上止滑鞋,尤其夜晚更不能大意。
白天能清楚見到邊坡,夜晚拍攝藍眼淚只能仰賴手電筒,所以一定要有伴同行別一人獨自前往。
每個邊坡觀浪平台都有個名稱,鼓浪崖、聽風崖、望石崖。
這兒有幾個這樣的平台,站在上面觀浪、拍攝藍眼淚算是最安全的點。
上下兩張是同一塊岩石,我還是整理藍眼淚照片才發現,因為夜晚上來有些搞不清楚方位,而且拍攝藍眼淚跟銀河一樣不能有光害,自然也看不清楚海面。
拍上面這張藍眼淚之前,我所拍攝的每一張岩石都非常模糊完全失焦。
周小馬看過我拍的照片,指導調整iso、光圈以及曝光時間,按下快門線之前先調無限遠對焦,焦距再往回拉一點才按下快門曝光。
我重複試了多次總算拍出能看照片,雖然畫質還是很差,至少清晰了。
追蹤Amanda網站 https://www.amanda326.com/
當然現場看並非真是藍色,專家教導我們怎麼看,他說外行人看就只是白浪花,但是適應黑暗之後會發現有些帶著微微青綠色,正確說來是有點螢光色澤。
那些螢光色澤就是夜光蟲聚集的地方,也就是我們拍攝的藍眼淚。
螢光越多就表示拍攝的成果畫面越漂亮,反之如果看不到螢光或是稀少也就該換地點了。
最後這個點完全沒有人潮,可以很安靜的拍攝,但是如果沒有旅伴還是覺得有點可怕,因為真的很暗。
這裡的淚不如菜埔澳多,內海只有礁石邊上有,外海反而超多帶狀。
不過攝影師真的很厲害,每到一個點都幫我們帶入人像加藍眼淚攝影,所以拍淚也不無聊。
總之記得如果對於馬祖地形不熟,拍藍眼淚還是要找在地熟識浪潮的人帶路,可避免一切危險。
這次的拍攝藍眼淚行程,我們雖然拍的不好但是能拍到都算是成功。